冷漠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痛苦——丹东迟雅
2019-09-20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2090
这是我在治疗抑郁症的过程中,针对一名抑郁症患者而撰写的一篇博客。那位患者的突出特点是极端冷漠。他患病后,从国外回来,50天里很少说话,他在后来自我描述说:当时就是懒得说话,仿佛说话比从身上往下割肉还难。他对于所有的人和事物都表现出冷漠。他在国外办事处工作,常年见不到自己的父母,多病的母亲见到他这个样子,非常着急,而他对母亲却没有丝毫反应。他对母亲的着急依然表现为很冷漠。表弟听说他病了,自带酒菜到他家去找他喝酒,结果却吃了他的闭门羹。他为什么如此冷漠呢?
求助者的这种表现,可以用心理防伪机制来解释。心理防御机制是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学名词,是指自我对本我的压抑,这种压抑是自我的一种全然潜意识的自我防御功能。
防御是精神分析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在人格结构中它属于自我(ego)的功能。当自我觉察到来自本我的冲动时,就会以预期的方式体验到焦虑,并尝试用策略去阻止它,这个过程就是防御,或称为自我的防御(defense of ego)。防御是自我用来驱赶意识到的冲动、内驱力、欲望和想法,它们主要是针对能引起个体焦虑的性的欲望和攻击性。一般来说,防御是在潜意识里进行的, 因此个体并不会意识到它在发挥作用。根据个体防御机制运做的水平不同,导致的结果也不同。
心理防御机制是指个体面临挫折或冲突的紧张情境时,在其内部心理活动中具有的自觉或不自觉地解脱烦恼,减轻内心不安,以恢复心理平衡与稳定的一种适应性倾向。
心理防卫机制的意义具有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积极的意义在于能够使主体在遭受困难与挫折后减轻或免除精神压力,恢复心理平衡,甚至激发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激励主体以顽强的毅力克服困难,战胜挫折。消极的意义在于使主体可能因压力的缓解而自足,或出现退缩甚至恐惧而导致心理疾病。
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改变所带来的压力,可以从消极的防卫到积极的因应。面对无法克服的问题时,个人可以在一段时间后改变情势,或适应它,或压抑它。
面对冲突的非理性反映是抗拒。每一个抗拒都会强化自我,同时也划出自我的领域与界线。当内心的领域被侵犯时,我们自然会出现抗拒的态度。“不!”代表着抗拒的语言,愤怒与气愤则是表情与态度。相反,若是同意,则会打开心胸,自我的界线就变得模糊了。当安全受到威胁,领域受到侵犯,地位或权利受到挑战、尊严受到伤害时,都会产生抗拒的态度。抗拒的程度,也会依威胁、伤害等的程度而有所区别,抗拒的态度则视经验而定。
抗拒失败后,会有两种反映:一是接受失败,打开自我的界限,接纳所发生的事实。二是挫折。挫折感是抗拒失败后的自然反映。在挫折这个阶段中,抗拒不会就此打住,也有人在面对挫败时,强化自我后再接再厉。抗拒的过程中得不到教训或者认知的改变,抗拒的过程也会持续下去。愤怒的时间越长,愤怒就会越强烈,反弹也会越来越大,所承担的后果也会越来越严重。当被不断强化了的自我与他所面临的世界始终不能调和时,人就会变得敏感而易怒。当屡屡挫败时,便会沮丧。
沮丧性的抗拒,是一种说不出口的悲痛,令人十分痛苦,这正是郁闷、抑郁者的内心写照。面对抗拒无力所带来的沮丧,负面情绪转而内化,愤怒的拳头将打向自己。于是,便表现出逃避。逃避与本能性的逃跑机制不一样,逃避是经过心智的运作学习而来的。逃避与回避也不一样,回避是理性的行为,逃避是一种消极的心理防御机制。
面对无法逃避的问题,或者面对无解、无助、无力的困境,只能保持冷漠的态度以对。冷漠是面对问题中的悲惨的结果,但是内心仍旧被耿耿于怀的悲愤震荡不已。因此,冷漠其实是一种无法表达的痛苦。
持续冷漠的结果,是被动攻击型人格的强化,是自我的孤立,使自己成为一个比较有思想、有个性的“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