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抽动症的初中生
2018-12-19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3514
LJL:男,初中三年级,辽宁人。无家族病史,顺产。因为与父亲顶牛、敌对、抽动、内向等问题,于2013年10月19日前来向迟雅进行心理求助。
一、求助者一般情况
母亲介绍的情况:孩子进入青春期以后,因为父亲批评过他一次,从此记仇,再不同父亲交流,不称呼父亲为爸爸,甚至会说“我没有爸爸”之类的话。自幼胆小,什么事情都担心别人知道,因此,经常会在别人面前隐瞒自己的信息。很长时间以来,有抽动症,经常挤鼻子弄眼儿。人际关系上,表现为敌对;人生态度上,表现为程度的反社会。
咨询师观察到的情况:猥琐,内向,敌对,自卑,抽动、有慢性鼻炎。说话声音很小,吐字不清,眼睛不敢正视别人,本来眼睛很小,又有意识地眯成一条缝。每当要说话的时候,先是发出“嗯——”之类的声音。坐在那里,两只手放在两腿上,双手相互挤压,发出挤压气流的声音。跟咨询师说不上几句话,就会离席走出房间。每次跟咨询师谈话,都要母亲在现场陪着。记忆力很好,知识面也比较宽,愿意记忆一些生活常识。经常担心母亲会向咨询师告发他的秘密,因此,也不愿意咨询师跟母亲单独交流。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
抽动症,敌对。
抽动症,国际上称为妥瑞症候群。其表现为:重复不自主的肢体动作及无法控制的发出声音。有一些不自主的动作是可以暂时抑制使它短暂停止。但是,一旦忘记或有压力或疲劳,这些不自主的动作又会出现。常见的动作表现有:频繁眨眼、扮鬼脸、歪头、甩头、耸肩、皱鼻子、缩腹、踢脚等。大体而言,是身体上有肌肉的部位都可作出不自主的抽动。常见的声音包括有清喉咙、呻吟、干咳、擤鼻子,严重的甚至会出现吼叫或秽语。由于以上动作及行为、常被误会为过敏、气喘、多动、行为异常等等。妥瑞症的发病年龄多在学龄期,其发病率约3%。真正病因目前没有定论, 但一般认为和中枢神经内神经传导物质不平衡有关。美国的励志电影的男主人公,印度电影《嗝嗝老师》中的女主人公都属于这样一个患者。
三、治疗假设
咨询师分析,求助者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抽动症,二是敌对。这两个问题解决了,自卑、猥琐等其他问题相对会容易解决。
抽动症与儿童时期大脑发育不成熟时的心理压力有关。多数会在学龄前或者小学阶段发病。经过身心同调,一般两三个月可以治愈。如果发病轻微,患病时间短,只要使其彻底放松,也有可能不治而愈。
求助者LJL的患病时间比较长,症状比较突出。在治疗上,必须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减轻心理压力,清除患病的根源。二是使用身心同调技术。
求助者的敌对心理,与其自卑的性格有关,也与其思想方法有关。因为自卑,所以要用一些假话来掩盖自己的缺点和弱点,内心始终处于高度的警戒状态。一旦谁触碰了他的谎言和缺点、弱点,他就会反映过敏,以敌对的姿态与之对峙。对于敌对心理的矫正,当从引导其自我觉察入手。
四、心理调适过程
抽动症的治疗,经过几个月的心理调适,心理压力在逐渐减弱,已经形成的压力逐渐消除。再加上实施身心同调,身体状况和心理状况都有所改善,抽动症状基本消失。说话时伴随的口头令也被纠正过来。经过身心同调,慢性鼻炎也治愈了。
敌对心理的矫正,咨询师主要采用认知疗法,包括同他一道观看有关视频资料,逐步引导他自我觉察,求助者逐渐开始变化。
克服求助者敌对问题,这个过程做得很辛苦,咨询师与之交流感到很累。其中,求助者思想的变化,是从2014年春节以后才开始出现转机。这时距离接受这个案例已经有三个多月时间。这也提示心理咨询工作者,对待一些复杂的案例,高阻抗的案例,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要采取迂回策略。首先是建立和保持心理链接,先跟后带,不要因为急于求成而断了链接。其次是找准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可以多端切入,互相照应。比如,起初我们是以辅导学习方法的名义,与之建立链接。然后,我们通过同其一起来看电影,认识到抽动是一种心理疾病。第三,通过他想治好鼻炎的迫切愿望,实现了对其身心同调的目标。第四,通过一起看《弟子规》讲座视频,看有关人际互动的视频资料,逐步施加影响,启发他自我觉察。
2014年4月末,咨询达到了预期效果,结束咨询。
此文发表在丹东日报教育周刊2015.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