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抽动症:理解、识别与治疗
2024-10-14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82
丹东抽动症,临床上亦称之为抽动性障碍或抽动秽语综合征(TS),是一种起病于儿童或青少年时期的特殊形式的运动障碍。该病以不自主、突发、多发性抽动为主要表现,同时可能伴有暴发性发声和秽语。抽动症虽然近年来才逐渐被公众认识,但其已经引起了广大家长和相关人士的广泛关注。
症状表现
丹东抽动症的症状多样,且可能随时间和情境的变化而变化。根据临床表现,抽动症可分为运动性抽动、发声性抽动和感觉性抽动。
运动性抽动:简单的运动抽动表现为眨眼、皱眉、皱鼻、伸舌、舔唇、点头、摇头、耸肩、弹指等交替发生。复杂运动抽动则表现为较完整或较缓慢的抽动,如眼球的转动、面部的抽动而引起的某种特殊表情,肩臂或手足做出某种姿势,如突然伸手拍人、触碰家具、打自己身体或肌张力障碍姿势,如旋转、蹦跳、挺身或弯曲腰腹部。
发声性抽动:简单的声音抽动表现为快速的、无意义的、单调的、重复的动作,如不断清嗓子、咳嗽,或发出吭吭、啊啊等不自主的尖叫声。复杂的声音抽动则表现为说出一些有意义的短句或更复杂的句子,有的患者表现为重复、刻板的完整语句,甚至是污言秽语。
其他行为障碍:抽动症患儿可能出现情绪不稳、学习困难、攻击行为,发作时尖叫、冲撞墙壁、威胁、攻击他人。个别患儿可能出现不正常的性行为或猥亵行为。尽管学习困难,但他们的智商往往正常。
病因分析
抽动症的病因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但一般认为与多种因素有关。
遗传因素:抽动症在家族中有一定的聚集现象,可能与大脑神经递质分泌异常和家族遗传史有关。
心理因素:患有典型的强迫症、闭锁心理、过于活跃或过激、性格过重、缺少铁和锌等,都可能引起抽动症。
环境因素:如动画片中的暴力倾向、不良的家庭环境、学习压力等都可能对儿童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从而引发抽动症。
感染与疾病:呼吸道感染、扁桃体发炎、腮腺炎、鼻炎、咽炎、水痘、各种脑炎、肝炎等感染后,特别是链球菌感染,有可能导致抽动症。
治疗方法
抽动症的治疗包括心理行为治疗、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
心理行为治疗:心理行为治疗是抽动症的治疗方法。家长应了解此病性质,不要焦虑紧张,以免强化孩子的症状。对儿童的抽动表现可采取不理睬的态度,使症状逐步减弱消退。此外,还应努力分散儿童的注意力,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意义的活动。
药物治疗:对于症状严重者,可试用药物。对有严重焦虑情绪的患儿,可服用安定等。但药物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避免滥用。
物理治疗:经颅微电流刺激疗法等物理治疗方法,可通过微电流刺激大脑,调节神经递质和分泌,从而改善抽动症症状。
预防措施
预防抽动症的关键在于调整情绪、学会放松、避免情绪波动,并坚持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此外,家长应避免给孩子过大的压力,保持良好的家庭氛围,及时关注孩子的身心健康状况。
丹东抽动症虽然病因复杂、症状多样,但通过合理的治疗和预防措施,大多数患儿可以逐渐康复。家长应积极配合医生和孩子一起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