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心理咨询:心理素养与教师的身心健康
2019-10-31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2490
今天就让丹东心理咨询的迟雅老师给大家讲解一下心理素养与教师的身心健康方面的文章,希望大家有一个健康的心理状态。
世界卫生组织早在1948年就指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不虚弱,而且是生理的、心理的和社会的完好状态;1989年又进一步指出,健康的定义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教师怎样才能拥有这样的健康呢?一个重要的前提是要拥有良好的心理素养。
一、世界卫生组织关于健康的标准
近年来世界卫生组织又提出了衡量健康的一些具体标志,例如:
①精力充沛,能从容不迫地应付日常生活和工作;
②处事乐观,态度积极,乐于承担任务,不挑剔;
③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④应变能力强,能适应各种环境的变化;
⑤对一般感冒和传染病有特定抵抗力;
⑥体重适当,体态匀称,头、臂、臀比例协调;
⑦眼睛明亮,反映敏锐,眼睑不发炎;
⑧牙齿清洁,无缺损,无疼痛,牙龈颜色正常,无出血;
⑨头发光洁,无头屑;
⑩肌肉、皮肤富弹性,走路轻松。
(摘自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编辑的自然科学学科发展战略调研报告——《预防医学》一书)
也有人对世界卫生组织关于人类健康的标准加以具体化,用“五快”(肌体健康)和“三良好”(精神健康)来衡量。
“五快”是指:
①吃得快:进餐时,有良好的食欲,不挑剔食物,并能很快吃完一顿饭。
②便得快:一旦有便意,能很快的排泄完大小便,而且感觉良好。
③睡得快:有睡意,上床后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后头脑清醒,精神饱满。
④说得快:思维敏捷,口齿伶俐。
⑤走得快:行走自如,步履轻盈。
“三良好”是指:
①良好的个型(性)人格。情绪稳定,性格温和;意志坚强,感情丰富;胸怀坦荡,豁达乐观。
②良好的处世能力。观察问题客观现实,具有较好自控能力,能适应复杂的社会环境。
③良好的人际关系。助人为乐,与人为善,对人际关系充满热情。
二、丹东心理咨询心理学中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
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学界提出了很多标准,比较著名的有马斯洛、斯柯特等心理学家提出的标准。目前,我国心理学界比较认同的是郭念锋教授于1986年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一书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个标准。这十个标准可以用串联记忆法记作:心心周意暗,心心自社环。
1.心理活动强度
这是指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在遭遇精神打击时,不同的人对于同一类精神刺激,反应各不相同。这表明,不同人对于精神刺激的抵抗力不同。抵抗力弱的人往往反应强烈,并容易留下后患,可以因为一次精神刺激而导致反应性精神病或癔病;而抵抗力强的人,虽有反应,但不强烈,不会致病。这种抵抗力,或者说心理活动强度,主要和人的认识水平有关。一个人对外部事件有充分理智的认识时,就可以相对地减弱刺激的强度。另外,人的生活经验、固有的性格特征、当时所处的环境条件,以及神经系统的类型,也会影响到这种抵抗能力。“文革”期间,不同的人面临同样的心理打击,所造成的心理创伤是不一样的。心理活动强度大的人,抗挫折的能力就强一些。
2.心理活动耐受力
前面说的是对突然的强大精神刺激的抵抗能力。而慢性的、长期的精神刺激,可以使耐受力差的人处在痛苦之中,在经历一段时间后,便在这种慢性精神折磨下出现心理异常、个性改变、精神不振,甚至产生严重躯体疾病;但是,也有人虽然被这些不良刺激缠绕,日常也体验到某种程度的痛苦,但最终不会在精神上出现严重问题,有的人,甚至把不断克服这种精神苦恼当作强者的象征,作为检验自身生存价值的指标。有的人,甚至可以在别人无法忍受的逆境中做出光辉业绩。我们把长期经受精神刺激的能力,看作衡量心理健康水平的指标,称它为心理活动的耐受力。
3.周期节律性
人的心理活动在形式和效率上都有着自己内在的节律性。比如,人的注意力水平,就有一种自然的起伏。不只是注意状态,人的所有心理过程都有节律性。一般可以用心理活动的效率做指标去探查这种客观节律的变化。有的人白天工作效率不太高,但一到晚上就很有效率,有的人则相反。如果一个人的心理活动的固有节律经常处在紊乱状态,不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我们都可以说他的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了。神经衰弱患者,失眠患者,都属于周期节律性出了问题。
4.意识水平
意识水平的高低,往往以注意力品质的好坏为客观指标。如果一个人不能专注于某种工作,不能专注地思考某一问题,思想经常“开小差”,或者因注意力分散而出现工作上的差错,我们就要警惕他的心理健康问题了。因为注意力水平的降低会影响到意识活动的有效水平。思想不能集中的程度越高,心理健康水平就越低,由此而造成的其他后果,如记忆水平下降等也越严重。
5.暗示性
易受暗示的人,往往容易被周围环境的无关因素引起情绪的波动和思维的动摇,有时表现为意志力薄弱。他们的情绪和思维很容易随环境变化,给精神活动带来不太稳定的特点。当然,受暗示这种特点在每个人身上都多少存在着,但水平和程度差别是较大的,女性比男性较易受暗示,经验少的人较经验多者易受暗示。
6.心理康复能力
在人的一生中,谁也不可避免遭受精神创伤,在遭受精神创伤之后,情绪很大的波动,行为暂时改变,甚至某些躯体症状都是可能出现的。但是,由于人们各自的认识能力不同,人们各自的经验不同,从一次打击中恢复过来所需要的时间也会有所不同,恢复的程度也有差别。这种从创伤刺激中恢复到往常水平的能力,称为心理康复能力。康复水平高的人恢复得较快,而且不留什么严重痕迹,每当再次回忆起这次创伤时,他们表现得较为平静,原有的情绪色彩也很平淡。
7.心理自控力
情绪的强度、情感的表达、思维的方向和思维过程都是在人的自觉控制下实现的。所谓不随意的情绪、情感和思维,只是相对的。它们都有随意性,只是水平不高以致难以察觉罢了。对情绪、思维和行为的自控程度与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密切相关。当一个人身心十分健康时,他的心理活动会十分自如,情感的表达恰如其分,辞令通畅,仪态大方,不过分拘谨,不过分随便,这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时,可以从他的自我控制能力如何进行判断。为此,精神活动的自控能力不失为一个心理健康指标。
8.自信心
当一个人面对某种生活事件或工作任务时,首先是估计自己的应付能力。有些人进行这种自我评估时,有两种倾向,一种是估计过高;另一种是估计过低。前者是盲目的自信;后者是盲目的不自信。这种自信心的偏差所导致的后果都是不好的。前者由于过高的自我评估,在实际操作中因掉以轻心而导致失败,从而产生失落感或抑郁情绪;后者由于过低评价自己的能力而畏首畏尾,因害怕失败而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为此,一个人是否有恰如其分的自信,是精神健康的一种标准。“自信心”实质上是正确自我认知的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在生活实践中逐步提高。但是,如果一个人具有“缺乏自信”的心理倾向,对任何事情都显得畏首畏尾,并且不能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提高自信心,那么,我们可以说,此人心理健康水平是不高的。
9.社会交往
人类的精神活动得以产生和维持,其重要的支柱是充分的社会交往。社会交往的剥夺,必然导致精神崩溃,出现种种异常心理。因此,一个人能否正常与人交往,也标志着一个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当一个人毫无理由地与亲友和社会中其他成员断绝来往,或者变得十分冷漠时,这就构成了精神病症状,叫做“接触不良”。如果过分地进行社会交往,与任何素不相识的人也可以“一见如故”,也可能是一种躁狂状态。在现实生活中,比较多见的是心情抑郁,人处在抑郁状态下,社会交往受阻较为常见。
10.环境适应能力
在某种意义上说,心理是适应环境的工具,人为了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为了自我发展和完善,就必须适应环境。因为一个人从生到死,始终不能脱离自己的生存环境。环境条件是不断变化的,有时变动很大,这就需要采取主动性的或被动性的措施,使自身与环境达到新的平衡,这一过程就叫做适应。主动适应,其内涵是积极地去改变环境;消极适应,其内涵是躲避环境的冲击。有时,生存环境的变化十分剧烈,人对它无能为力,面对它只能韬晦、忍耐,即进行所谓的“消极适应”。“消极适应”只是形式,其内在意义也含有积极的一面,起码在某一时期或某一阶段上有现实意义。当生活环境条件突然变化时,一个人能否很快地采取各种办法去适应,并以此保持心理平衡,往往标志着一个人心理活动的健康水平。
三、心理素养与身心健康关系密切
曹操曾经作过一首《龟虽寿》,诗中说:“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这几句诗的意思是说,人的寿命,不只由天来决定,还取决于自身的保养因素。
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在二战以后大幅度提高。1953年,平均寿命男性为50.6岁,女性为53.9岁,平均约52岁;2004年(2006年披露的统计数据),男性为79,女性为86,平均约为82岁。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日本人的平均寿命50年增长了30岁,增长了60%。这说明,后天因素对于人的健康长寿还是起主要作用的。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影响每个人的健康与寿命的诸多因素中,15%取决于遗传因素。统计资料显示,在慢性病中,内因所起的作用不是主要的,只占15%,外因占85%。其中社会因素10%,医疗因素8%,气候地理因素7%,而个人生活方式、行为习惯占60%。因此,可以通过外因调控来减少疾病,延缓衰老,延年益寿。
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社会环境因素,二是生物因素,三是心理因素。导致人生病的原因,用中医的理论来表述的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六淫外感,二是七情内伤,三是饮食劳作,四是房事,五是蛇兽伤。这里面所说的七情,即喜、怒、忧、思、悲、恐、惊七种情志变化,就是前面所说的心理因素。
在正常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使人致病。只有突然、强烈或长期持久的情志刺激,超过了人体本身的正常生理活动范围,使人体气机紊乱、脏腑阴阳气血失调,才会导致疾病的发生。由于它是造成内伤病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故称“七情内伤”。
中医认为,不同的情志变化对各脏腑有不同的影响,《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灵枢·口问》说:“心者,五脏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脏腑气血的变化,也会影响情志的变化。如《素问·调经论》说:“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灵枢·本神》又说:“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
人们的心理压力过大,会使人出现忧郁、躁狂、焦虑或紧张情绪,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精神疾病或自 杀。人的心理、情绪与健康长寿有着密切的关系。经常处于心理紧张状态下的人,往往容易罹患疾病。相反,乐观、豁达和坚毅无畏的精神,则能增强人体的抗病能力。因为过度紧张会使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呼吸急促、胃肠等脏器供血不足等,时间一长,就容易引起身体机能乃至器质的变化。严重的会发生脑血管破裂或造成致命性的心肌梗塞,轻微的会出现消化道痉挛、疼痛等等。过于忧愁,也会罹患疾病,导致短命。
洪昭光医生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东北有个病人38岁,有一天感到肝区疼痛,去做B超,医生告诉他:“不得了,肝脏长了一个瘤,7厘米,转移了”。他一听,当时脸色苍白,站不住了摔在地上。回家以后,一宿没睡,孩子刚8岁,死了以后,孩子谁来抚养?他整宿没睡,到天亮更疼了,到医务所一看,医务所大夫说“肝癌晚期,没办法。你喜欢吃什么,就赶紧吃什么;你喜欢玩什么,就赶紧玩什么,反正没多长时间了。”拖了半个月,他皮包骨头,起不了床。工会主席赶紧提了点心、水果去看他,问他“最后还有什么要求吗?”他回答:“别的没什么,我很大遗憾就是没去过北京天安门,我能看看天安门,死而无憾。”工会主席一想,行,那让你去看看天安门。“去不了,我起不来了。”“不要紧,破例。”四个小伙子用担架抬他上火车,看完北京天安门,该回去了,有人说,既然到了北京,看看有什么好的医生、好的办法。结果到北京一家医院,老教授认真给他做B超。他问:“什么病啊?”“你没有病。”“嗨,我怎么没有病,我肝疼啊,都快死了!”“你是吓出来的”,“怎么吓的呢?”“这个多了,很多人都像你一样囊肿,诊断是癌症,结果精神崩溃了,一病不起。实际上,什么病也没有。”医生跟他这一解释,四个小伙子一听,可高兴了,你没有病,我们还抬着你干什么,扔下担架就跑了。这样,他慢慢相信了,回到东北又能吃又能喝,又能上班了。
一个人的生理健康水平会影响心理健康水平。人的躯体性疾病、生理缺陷会给人的心理特点和心理状态带来负面影响,使人产生焦虑、忧愁、烦恼、抑郁等不良情绪,影响人的情感、意志、性格乃至人际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心理健康水平也影响生理健康水平。只有健康的心理才能培养健康的身体。例如,乐观、愉快、自信、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提高人的免疫能力,使人有效地抵抗疾病的侵袭,从而促进身体健康。而心理上的不健康,如长期的过度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会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引发心身疾病。心身疾病是心理因素在疾病起因中占较大成分的疾病,或者说是主要由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与情绪有关而呈现身体症状的躯体疾病。人是一个生理和心理紧密结合的有机整体,精神和躯体在同一生命进程中共同起着作用。那些与情绪联系密切、由植物神经系统支配的器官系统更易患这种疾病。
讨论到这里,大家会清楚地认识到,良好的心理状态,对于健康是何等重要!作为教师这样的职业,长期处于一种紧张状态,几乎每天都能到遇到各种矛盾和问题,心灵经常处在一种失衡态势,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养,如果不善于及时地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必然会使自己的身心状况逐步滑坡。目前,很多教师的心理处于一种亚健康状态,甚至是病态,除了与他们的职业压力过大有关系以外,还与他们缺乏心理素养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