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系妄想患者的康复之路
2018-12-30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4038
(注:本文发表在2015年12月03日《丹东日报》迟雅心理热线栏目)
WM:女,26岁,职业高中毕业,美容美发专业。自由职业者,先后从事过销售化妆品等工作。无家族精神病史。有抽烟、喝酒等不良嗜好。因为精神异常,于2011年4月21日,在母亲的陪同下前来向迟雅求助。
一、求助者一般情况
母亲介绍的情况:孩子的父亲早在12年前人间蒸发,母亲与之相依为命。因为恋爱等方面原因,导致出现精神症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2011年3月26日开始,在精神病医院住院治疗半个月,出院后继续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启维,100毫克片剂,每日早两片,晚三片,共计500毫克。另外服用药物,25毫克片剂,每日早晚各一片。出院后有明显好转,但是精神分裂症的阳性症状依然存在。
心理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经常出现阵发性轻躁狂症状,多数情况下都是因为关系妄想引发。平时也感觉话多,动辄妄加联想,有病理性赘述,因为话多而导致嗓音沙哑。有明显的超价观念。2011年4月23日,患者因为在来咨询室的路上,遇到了一辆红色出租车,联想到她以前对象的妹妹开的就是红色的马自达车,并且听说那辆轿车不知何故爆炸了,因而再次出现躁狂症状。反复重复拼车时另外一位乘客的话:“这不是祸害人吗?”大喊大叫,詈骂不绝于口。认为这一切都是她母亲同咨询师串通后有意安排的,让她遇上那辆红车,遇上拼车的人。声称不再来咨询室了,似乎担心有人要谋害她。在咨询室里,反复陈述说,母亲将她的戒指给调换了,因为她原来的戒指戴在手上正好,现在感觉粗细发生了变化,因此肯定是母亲给换了。实质是因为她变胖了,但是怎么解释也没用。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
根据CCMD-3标准,诊断为关系妄想,被害妄想。
三、心理调适过程
针对求助者的实际情况,实施身心同调,症状逐步得到控制。求助者开始由原来的恐惧不安变为特别关注自己的胖瘦,开始用跑步机的震动带来为自己的腰部震动减肥。2011年4月27日,可以与咨询师正常沟通,并对咨询师表示感谢。开始认识到,自己身体变胖,与服用的抗精神病药物有关,因此表示好好配合心理调适,早日将这些药物减下去。2011年4月29日,冒着雨独自来到咨询室接受心理调适。
欲彻底消除求助者的精神症状,必须弄清楚她疾病形成的原因。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咨询师一方面通过观察来了解求助者的内心世界,另一方面通过叙事疗法来扑捉有效信息。
一天下午,她从咨询室回家的时候,走在自己家楼下时,看到一个男子的背影,感觉跟她以前的对象很相似,到家后大哭一场。她以前的男友是个什么样的人呢?让她如此地丧魂落魄!
她以前的那个对象,比她小两岁,属于无业游民,不思进取,不学无术,经常更换身边的女孩,有的女孩还为他割腕结束。他没有生育能力,家庭状况也很寒酸,母亲还吸毒。与她认识时间不太长,大约不到一年时间,男友就打断了她的鼻梁子。平时的打骂是家常便饭,他还曾经将她的项链骗去卖掉。她也知道跟着这样一个男人没有未来,可是,她对他就是念念不忘。这是为什么呢?
她对前男友的依恋,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他曾经在游泳时救过她,二是因为她感觉男友很像自己的爸爸。咨询师分析,第二个原因是主要的。因为她在少年的时候,没有了父爱。从心理学角度讲,女孩子找对象,容易以自己的父亲为参照。少年时代没有父亲的这种缺失的需要,更让她刻骨铭心。一方面是她强烈意识到自己跟这个男友没有理想的未来,另一方面是感情上的难以割舍。正是这种内心的矛盾纠结,导致她精神失常。
症结清楚了,问题就容易解决了。经过心理疏导,2011年5月2日,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思维趋于正常,睡眠安稳。完全能够控制情绪,并且思维缜密,再无关系妄想,更无音联意联现象。2011年5月7日,停服任何抗精神病药物,也不再服用其他药物。一切已经正常,前几天与以前的对象通了电话,只是问了对方一下情况,并告诉对方自己得病的事情。之后,没有任何情绪波动,并且跟母亲表示,以后不会再与之来往。
2011年5月20日,鉴于求助者已经完全回复正常,咨询结束。
四、案例反思
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求助者抗精神类药物停得比较快,这与她服药时间短有直接关系。她的关系妄想症状消除如此之快,与准确地打开心结有关系。
如今,几年时间过去了,求助者再没有出现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