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东心理咨询案例-害怕长头发的初二女生
2022-01-04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742
YHW:女,初二学生。2019年5月15日由其母带领她前来求助。丹东心理咨询简单的把此案例分享给大家!
一、求助者基本情况
母亲介绍情况:
1.经常因为小事生气烦恼。有时候伤心。特别爱哭。
2.睡眠障碍。入睡困难,有时候凌晨一两点钟醒,也有时候早醒。经常做梦被陌生人追杀。
3.情绪不稳定。情绪激烈时头胀,自己控制不住情绪,时常崩溃。身体有时候会发抖,易怒。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4.喉咙有异物感。咳不出来,又咽不下去。
5.特别任性。
6.害怕女生的长头发。
求助者自述:从小在姥姥家长大,和姥爷的关系较好。妈妈一直做生意,几乎从来不管我,但是要什么就给买什么,花钱很大方。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也仅有要零花钱。自己想干什么如果有人来干涉,会非常气愤。
在原来的学校总觉得同学们太烦人,和他们相处很闹心。今天得和这个吵一下,明天和那个干一架,要不然他们就不消停。学习原来还凑合,现在也不爱学,上课就睡觉。学校呆不下去了,转到新的学校,还行。
总感觉有一个人一直跟着自己,像是20岁左右的女性,没有见过面,只聊过一次,跟她说话她经常不搭理我。频繁出现的时间是今年的二三月份。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记得了。现在出现的频率比较低了。
在家里不和爸爸讲话,烦得慌。也不喜欢妈妈,絮絮叨叨的,高兴了讲几句,不高兴了,她问我也不说。他们从小都不管我,现在有什么资格管我,凭哪条管我?
咨询师观察的情况:乍一见,以为是个男孩:个子不算高,身材有点儿胖,剪个男孩子寸头,穿的衣服也非常中性。走路横着晃,说话声音也较粗,一幅“吊儿郎当”的架势。但是进了心理催眠室,却又是一幅胆小如鼠的样子。有些不自然,问有没有其他好一点儿的房间,不喜欢这个房间。这种情况,咨询师捕捉到这或许是来访者存在的隐性情结。她很想知道自己到底得了什么病,有没有精神病。所以,又很急切地表示,就这个房间吧!
虽是和妈妈一起来的,但是妈妈在室内等着她会很不耐烦,妈妈只好去车里坐着。亲子关系很僵。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
求助者有睡眠障碍,情绪不稳定,自身经常处于纠结的状态当中。存在着错误认知,有严重的焦虑情绪,有恐惧,有感觉知觉障碍,有不想活观念。心理测验结果:抑郁自评量表标准分71分,90项症状检查表抑郁因子分4分,人际关系因子分4分,敌对性因子分3分,偏执因子分4分,恐怖因子分4分。
求助者不但有不想活观念,还有幻觉,根据临床症状表现,参考心理测量结果,依据CCMD-3标准,诊断为重症抑郁症。
反正处处不顺心,过一天儿算一天儿吧,没劲。有时感觉不想活了。
三、心理分析与治疗假设
本案例未见明显的生物学原因。
社会原因:从小在姥姥家长大,与父母没有完全建立起可靠的依恋关系,变得自大、骄纵、偏执,敌对。人际关系不好,社会支持系统不良。
心理因素:外向不稳定气质类型,自以为是,争强好胜,自私。
心理治疗应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改善它的睡眠和不良情绪状态,消除不想活念头;消除不真实的幻象感觉和恐惧。调整和改变错误认知;优化社会支持系统;实现自我整合,重新塑造人格。
四、咨询目标
短期目标:解决目前睡眠障碍,烦躁,动辄发火,平静情绪。
中期目标:消除感知觉问题,消除恐惧,合理处理好人际关系。
长期目标:完善求助者个性,增加自信心,正确进行自我评价,学会人际技巧,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五、咨询方法
1.以心理会谈为主。运动和音乐治疗为辅助。
2.采用催眠技术。
3.宣泄法。
3.认知-行为疗法,改变错误认知,促使其人格重塑。
六、咨询过程
刚开始一次咨询:会谈和催眠。让其倾诉,适度宣泄。该求助者总感觉自己身边始终有一个二十岁的女人如影随形,就坐在她的身体左侧。没有见过面,只聊过一次,跟她说话她经常不予理睬。具体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不记得了,现在出现的频率比较低了,但还会有。求助者交流时眼睛一直不敢看人。
通过催眠放松之后,让她情景再现,她形象地表达说:该幻像真实地出现了,面带着微笑。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求助者慢慢将紧拘的身体舒展开来,表情也放松了,说她自我感觉还好,不是那么难受。而之前她曾说过,当那个二十多岁的女人出现的时候,她有一种说不出来的不舒适感。咨询快结束的时候,求助者提起了她刚进到这个房间的时候,有些迟疑的事情。面对初次咨询的来访者,咨询师试探性地问了句:关于用这个房间咨询,你怎么看?求助者说她其实就是用一种习惯性挑剔的眼光来看待的,觉得房间应该再小一些,再黑一些,这样咨询师可能看不清她,心里想着会不会更可靠些。本来很正常的咨询室,但她却觉得太过空旷,这是求助者内心充满恐惧的体现。起初她显得很紧张,后来在咨询师的引导疏解下慢慢敞开心扉,讲述了一些她的事情,说自己是来求助的,是为非常想知道自己得没得精神病而来的。期间有过三次流泪。咨询过后,自述感觉舒畅很多。
第三次咨询。求助者自述害怕女人的长头发,特别是长发飘飘的那种。有时候自己洗头发时看到头发在水中飘动,她都会非常不舒服,甚至有些害怕。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泛化,后来发展到害怕几乎所有的带毛毛的东西。咨询时,看到咨询师穿着的派克服帽子上有一圈毛毛,都害怕得直呼受不了了。咨询师顺势做了脱min。
在接续的咨询和催眠过程中,关于恐惧和幻像,求助者自述一点点消失了,不再影响日常生活了。
第六次咨询。求助者身体上的症状,如头经常发胀、睡眠障碍等,其实除了与其“诸事不顺”引起过度烦躁而外,还和她经常熬夜、生活不规律有关。她会抽烟会喝酒,经常出去玩到半夜不回家,即影响睡眠,又影响健康和正常生活。但用她的话来说,这样子放纵自己才觉得没那么烦恼。求助者显然已经自暴自弃,对未来和生活无憧憬可言。在对其调整认知的过程中,帮助她制定时间表,一点点地小步子地调整。比如说,可以改变成只是周日出去玩一会儿;再后来,只是白天出去,晚上十点尽可能回来等等。她表达说喜欢打球,咨询师引导她可以把出去喝酒的时间用来打球,可以让自己睡好觉,又可以增强体质,缓解头痛症状。同时让她树立自信心,找出自己的优势;学会自尊自强,这样将来定是个有出息的人。她表达说,将来自己会是个做大事儿的人,她有经商头脑,这点遗传了妈妈。
在后来的咨询中,不可避免地谈到了恶劣的亲子关系。她说有一天早晨,妈妈给她做面条,结果,两个人因为面条打了起来,没法儿和妈妈交流。妈妈当天也跟咨询师说过孩子太气人了,一点儿都不省心,想给她弄点早饭吃,结果因为什么东西放得不对了,却大吵收场。
后来说到雨人(她说是网络人物),说她妈妈就是那个雨人,长得特别像,很吓人。有一天半夜起来,看见自己房间的门开了点缝,心里有些害怕,悄悄起来去门口看一下,结果,正好发现妈妈在门后面,她吓了一大跳。说当时妈妈那个样子就真的像个“雨人”,不知道在那做些什么。自己虽吓得好半天都不敢睡,但却没有和妈妈讲起此事。
还说一天晚课没去上课,自己喝酒到半夜。回家的路途中,感觉有一个人跟着走,很是害怕。快到小区门口时,她只是给爸爸打个电话说自己忘记带钥匙让爸爸送下来。至于有人跟着,她一句都没提,直到和咨询师讲述时,父母仍然不知道此事。
求助者对于父母的感觉,形同陌路。认为他们从小都只顾忙自己的生意,再加上姐姐身体不好,根本没有人管她,现在他们给钱,是因为愧疚,根本不用谈什么感恩,彼此之间也不用有太多的感情可言。咨询师和她的妈妈进行了沟通,妈妈说这孩子现在思想很偏激,有些事情不像她想的那样。
咨询师就此调整了她的错误认知,并让亲子之间尝试多些时间在一起,做做亲子活动,多些交流。在求助者自身其他方面的提升过程中,亲子关系亦有所缓和。
本疗程结束。其实该求助者应该进行接续咨询,但因为其父生病,未续。妈妈说,孩子确实懂事了许多。
七、咨询效果
经过一个疗程的丹东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求助者的作息相对规律,基本不做恶梦了,躯体状态得到调整,不良情绪得到宣泄与释放。感知觉所存在的障碍有所消除。以前感觉经常出现的人物没有了,也不再害怕长头发了。认知水平不断提高,亲子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有所改观。自述现在特别喜欢运动,主动锻炼身体,不那么爱生气了。上学和同学的关系也有所改观。每天情绪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