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敢上学的高一女生
2018-12-22 来自: 丹东迟雅中医门诊有限公司 浏览次数:3485
SY:女,高中一年级学生。汉族,足月顺产,无家族精神病史。因为心理紧张,不敢上学,于2016年3月16日向迟雅求助。
一、求助者一般情况
母亲介绍的情况:去年11月份,因为在学校与宿舍同学关系不融洽,引发心理危机。之后,从住宿改为走读。走读后症状还是没有改善。西医中医都看过了,并且在三家医院做过系统的检查和治疗,还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现在已经不能上学了。
求助者自述:我总是心理紧张,不敢上学。一到学校附近,哪怕是从校门口路过,也会心跳加快,仿佛心脏要从嗓子眼儿蹦出来。现在的症状有:早晨起来想吐,胰腺炎,前些日子去医院检查,诊断为慢性胰腺炎。蹲下起来时会有头晕,低血压,嗓子有异物堵在那里。
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求助者性情温顺,性格内向,有较好的道德修养与行为习惯,但是,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对于别人的冒犯,不知道怎样应对。读过很多文学书籍,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心理能量比较低,内心比较脆弱,叙述的过程中,经常因为感到伤心、委屈、难过而流泪。
二、心理评估与诊断
求助者的问题比较复杂,有人际关系问题,有社交恐怖症问题,有学习能力受损问题,也有轻度抑郁症,还伴随躯体形式障碍。
咨询师分析,求助者的核心问题是不敢上学。
什么原因导致她不敢上学呢?
不敢的背后就是害怕,她到底害怕什么呢?她害怕去学校,害怕进教室。
是什么原因导致她害怕这些呢?
咨询师运用叙事疗法和精神分析理论,弄清了问题的真相。
原来,求助者与室友关系不融洽只是个表面现象,她深层次的问题是暗恋。一方面她担心自己的心思被别人看破,另一方面又难以抑制内心的冲动,因此,她失去了自我同一性。她的担心,转化为恐惧,恐惧逐步泛化,发展为不敢上学,甚至于一到学校门口就惴惴不安,浑身发抖。
什么是泛化呢?当某一反应与某种刺激形成条件联系后,这一反应也会与其它类似的刺激形成某种程度的条件联系,这一过程称为泛化。在心理学心理咨询中所谓泛化指的是:引起求助者目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反应的刺激事件不再是开始的事件,同开始刺激事件相类似、相关联的事件(已经泛化),甚至同开始刺激事件不类似、无关联的事件(完全泛化),也能引起这些心理和行为反应(症状表现)。比如,一个人被老鼠吓到过,引起强烈的心理反映,以后,每当见到老鼠,她都会引发心理不安。由于这种神经症状态没有得到及时消除,她会逐步发展,以后不仅是见到老鼠,就连听到“老鼠”等类似的词汇也会过敏。
心理冲突是常形还是变形是区别心理问题和神经症的依据。心理冲突的泛化属于常形,心理冲突的变形是神经症性的。
心理冲突常形有两个特点:一是它与现实处境相联系,涉及到大家公认的重要的生活事件,例如:夫妻关系不和,病人长期长期想离婚又不想离婚,内心痛苦;二是带有明显的道德性质,无论你持什么道德观点,你总可以将冲突的一方视为道德的,而另一方视为不道德的。
心理冲突的变形也有两种:一是它与现实处境没什么关系,或是它涉及的是生活中鸡毛蒜皮,一般人认为不值的为它操心,很容易解决得问题病人却解决不了。二是不带有明显的道德或评价色彩。例如就洗手来讲,如果一个人特爱干净遇事就洗手特勤,不管别人怎么认为有没有必要但其自己认为是有必要的,行为还在理智控制之下,我们称这个人有洁癖,这只能属于心理冲突的常形,属于常形中心理冲突的泛化此人也许有严重心理问题,还不能说此人有神经症;但如果一个人一旦洗手便不由自主反反复复洗,总是觉得洗不干净,洗到自己都觉得没必要,难以受理智控制,这就是洗手强迫症了。
三、心理调适方法
针对求助者的情况,咨询师采用身心同调技术,补充心理能量,消除神经症过敏反应。首先,从认知层面进行心理疏导。其次,调理嗓子的异物感。这种异物感不是慢性咽炎,而是痰气郁结引发的,中医称其为“梅核气”。实施身体调理,一周之内,嗓子的异物感消失,情绪也明显好转。第三,实施系统治疗,为上学做好准备。
四、心理调适过程
2016.3.17:今天正式开始建立咨询关系。今天从认知层面进行心理疏导。主要是如何面对别人的冒犯行为。有一些“冒犯”,不是真的是冒犯,很可能是表示友好或者亲近的方式。如果你理解错了,就会伤害对方,也会影响自己的形象。在处理这类问题时,要注意三条原则:一是不委屈自己,二是不伤害对方,三是有利于增进友谊。
2016.3.18:今天和明天讲述子午流注,引导建立正确的作息时间表。同母亲一道看九型人格的讲座。
2016.3.20:通过身体调节和木系音乐治疗,嗓子异物感的症状减轻,家长反映,情绪也有所好转。早晨定点起床了。22日,嗓子的异物感消失。
2016.3.25:昨天和今天,分别做了系统治疗,接下来的几天,都做系统治疗,为上学做好准备。系统治疗分为五个层次:一是校门口,二是校园内,三是上楼,四是进教室,五是在教室上课。
2016.4.1:复习子午流注,心理健康的十条标准和十种错误的认知。
2016.4.4:昨天讲述了与人交往的八个要点。每天进行自我放松训练和系统治疗练习,现在已经不怕上学了。今天做了沙盘。
2016.4.7:求助者于4月5日上学了,三天来比较正常。
2016.4.10:今天是周日,求助者在父母陪同下来咨询室,做了沙盘。反馈的情况有:学习正常进行,偶尔太阳穴处会疼痛。进行了身体调理。为其讲述了三环六步学习法。下周再来。
2016.4.11:母亲反馈,今天早晨孩子哼着小曲上学了。
2016.4.12:自己感觉学习能力不如以前了。
2016.4.14:母亲反映,今天早晨有些拖沓,母亲催促一下,有些情绪波动。出现头胀痛。经过调理,得到改善。
2016.4.24:有时候会感觉疲乏,但是一直坚持上学。
2016.5.5:今天母亲说,孩子痛经,喜暖,痛得有点坐不住。给了小建中汤三杯。疼痛消失。下一步对痛经进行调理,彻底消除痛经的困扰。
2016.5.22:今天学校安排春游。开始听到春游消息的时候不想去,让母亲给请假,母亲说让她自己请假。周六的时候又决定参加春游。一天下来,还可以。返程的时候,因为钱都交班费了,乘公共汽车没有钱,打车回来的。到家之后,就委屈地哭了。咨询师告诉她母亲:这孩子平时呵护太过了,因此,遇到一点困难自己不会想办法,还会感到很委屈。如果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孩子,遇到这种情况,她不会有这样的反应。她会想很多办法来处理。然后会很骄傲地告诉父母,自己是怎么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求得父母点赞。对此,父母开始反思家庭教育问题。
2016.6.19:近期一段时间,求助者比较顺利。前些日子,她的一把刻刀借给了同学,结果还回来的时候,不是自己的刀了,自己是进口的刻刀,还回的是国产的。外形一样,但是质量不一样,价钱也不一样。对此,内心很别扭。跟那位借刀的同学说,那位同学咬定就是这把刀。当时,家长和咨询师的一致意见是让她自己处理这件事。过了几天,刀的问题得到了圆满解决。原来是这样的:那个同学用了两个同学的刻刀,结果将两个刀搞混了。那位同学回去以后,无意中发现这把刀不是自己的,而且被还的刀比自己的刀好,主动将这个进口刀退回来了。一场误会就此消除了!
2016.7.7:前几天,求助者遇到了一点波折。学校老师检查名签佩戴情况,因为母亲前几天给她洗衣服名签摘下来了没有及时帮她带上,自己也忘记带上了。检查时值周老师批评两句,她受到了打击,因此,情绪波动很大。母亲为此心理反应也很大。就此,咨询师与之进行了交流,指出了他们在思维模式和处理问题的行为模式上存在的问题。首先,就孩子教育而言,应该多鼓励孩子自己独立处理问题,以克服困难,正确面对挫折为荣耀,而不是遇到问题就怨天尤人。要学会换位思考,不要自我中心。其次,对于孩子有强烈情绪波动时,家长不要太着急,等一等或许她的情绪就消退了,之后再找个恰当的机会因势利导,而不是在气头上将军、叫板。
2016.7.17:求助者情绪正常,能够正常参加学校的学习生活。
2016.9.4:新学期开学以后,求助者一直坚持正常上学,学习成绩也大幅度提升,又提升到全班的前三名水平。尽管如此,还是坚持每隔一段时间来咨询室接受心理辅导。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身心状况越来越好。
后记:2018年高考,求助者考了580多分,被一所一本大学录取。在学校处理人际关系游刃有余。成为班干部和一个社团的负责人。